前言
第一篇 私有云规划最佳实践
1.1 需求评估
1.1.1 云平台整体需求
1.1.2 业务性能需求
1.1.3 高可用性
1.1.4 容灾备份
1.1.5 云安全
1.1.6 利旧
1.1.7 迁移
1.2 硬件选型
1.2.1 按硬件选型
1.2.2 按场景选型
1.2.3 选型注意事项
1.3 网络规划
1.3.1 网络规划分类
1.3.2 网络规划建议
1.3.3 网络规划标准
1.3.4 场景配置示例
1.3.4.1 三节点超融合
1.3.4.2 中等规模IPSAN
1.3.4.3 中等规模超融合
1.3.4.4 Ceph分离部署
1.3.4.5 大规模超融合
1.3.4.6 双活数据中心
第二篇 私有云部署最佳实践
2.1 项目基本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基本流程
2.1.3 项目干系人
2.1.4 交付内容确认
2.2 硬件清单
2.3 环境检查
2.4 实施工具准备
2.5 实施方案
2.5.1 项目基本信息
2.5.2 网络规划
2.5.3 基础环境配置
2.5.4 配置双管理节点高可用
2.5.5 安装企业版分布式存储
2.5.6 镜像服务器配置
2.5.7 平台初始化
2.5.8 更新平台授权
2.5.9 管理节点数据库自动备份
2.5.10 平台基础资源添加
2.5.11 实施运维关键注意事项
2.6 平台基础测试
2.6.1 交付检查及一键解决
2.6.2 平台巡检
2.6.3 基本功能测试
2.6.4 性能测试
2.6.5 稳定性测试
2.7 现场培训指导
2.8 交付完成材料提供
2.8.1 安装交付确认报告
2.8.2 服务确认单
2.8.3 交付材料整合
2.9 扩展阅读
第三篇 平台管理最佳实践
3.1 全局设置
3.2 监控告警
3.2.1 运维监控
3.2.2 大屏监控
3.3 访问控制
3.4 企业管理
第四篇 硬件设施
4.1 计算设施实践
4.1.1 区域
4.1.2 集群
4.1.3 物理机
4.1.3.1 物理GPU设备
4.1.3.2 vGPU设备
4.1.3.3 块设备
4.1.3.4 物理网卡
4.1.3.5 USB设备
4.1.3.6 其他资源
4.2 存储设施实践
4.2.1 Ceph存储实践
4.2.1.1 Ceph架构以及相关名词解释
4.2.1.2 Ceph部署方案规划
4.2.1.3 Ceph部署方案实践
4.2.1.4 Ceph运维实践
4.2.2 SAN存储实践
4.2.2.1 SAN存储规划实践
4.2.2.2 SAN存储实施实践
4.2.2.3 SAN存储运维实践
4.2.3 其他存储场景实践
4.2.3.1 SAN+本地存储场景实践
4.2.3.2 Ceph+本地存储场景实践
4.2.3.3 NFS存储场景实践
4.2.3.4 本地存储场景实践
4.2.4 镜像服务器实践
第五篇 云资源池
5.1 云主机
5.2 云盘
5.3 镜像
5.4 计算规格
5.5 云盘规格
5.6 GPU规格
5.7 弹性伸缩组
5.8 快照
5.9 亲和组
第六篇 网络资源
6.1 二层网络
6.2 VXLAN Pool
6.3 三层网络
6.3.1 公有网络
6.3.2 扁平网络
6.3.3 VPC网络
6.4 路由器
6.4.1 VPC路由器
6.4.2 VPC路由器高可用组
6.4.3 路由器镜像
6.4.4 路由器规格
6.5 外部SDN设备
6.6 专用网络
第七篇 网络服务
7.1 基础网络服务
7.1.1 安全组
7.1.2 虚拟IP
7.1.3 弹性IP
7.1.4 端口转发
7.1.5 负载均衡
7.2 高级网络服务
7.2.1 防火墙
7.2.2 IPsec隧道
7.2.3 OSPF区域
7.2.4 Netflow
7.2.5 端口镜像
7.2.6 路由表
第八篇 迁移最佳实践
8.1 功能概述
8.1.1 V2V迁移功能概述
8.1.2 P2V迁移功能概述
8.1.3 平台内迁移功能概述
8.2 方案规划
8.2.1 V2V方案规划
8.2.2 P2V方案规划
8.2.3 平台内迁移方案规划
8.3 最佳实践
8.3.1 V2V迁移最佳实践
8.3.2 P2V迁移最佳实践
8.3.3 平台内迁移最佳实践
8.4 注意事项
8.4.1 V2V迁移注意事项
8.4.2 平台内迁移注意事项
第九篇 VMware管理
9.1 功能概述
9.2 方案规划
9.3 最佳实践
9.4 注意事项
第十篇 灾备最佳实践
10.1 功能概述
10.2 方案规划
10.3 最佳实践
10.4 注意事项
第十一篇 持续数据保护(CDP)最佳实践
11.1 功能概述
11.2 方案规划
11.3 最佳实践
11.4 注意事项
第十二篇 裸金属管理最佳实践
12.1 功能概述
12.2 方案规划
12.3 最佳实践
12.4 注意事项
第十三篇 弹性裸金属管理最佳实践
13.1 功能概述
13.2 方案规划
13.3 最佳实践
13.4 注意事项
第十四篇 安全最佳实践
14.1 安全影响因素
14.2 安全最佳实践
14.2.1 高风险变更操作
14.2.1.1 云平台风险变更
14.2.1.2 存储风险变更
14.2.1.3 网络风险变更
14.2.1.4 其他风险变更
14.2.2 安全防护实践
14.2.3 主机中毒处理思路建议
第十五篇 性能最佳实践
15.1 性能影响因素
15.2 性能最佳实践
15.2.1 云平台性能优化实践
15.2.2 业务场景性能优化实践
第十六篇 高可用最佳实践
16.1 高可用影响因素
16.2 高可用最佳实践
16.2.1 基础硬件高可用
16.2.2 云平台高可用
16.2.2.1 管理服务高可用
16.2.2.2 云主机高可用
16.2.2.3 网络高可用
16.2.3 存储高可用
16.2.3.1 本地存储高可用
16.2.3.2 分布式存储高可用
16.2.3.3 集中式存储高可用
第十七篇 稳定性最佳实践
17.1 稳定性影响因素
17.2 稳定性最佳实践
第十八篇 扩容最佳实践
18.1 扩容硬件资源
18.1.1 扩容硬件资源-本地存储,集中式存储场景
18.1.2 扩容硬件资源-分布式存储
18.2 扩容计算节点
18.2.1 扩容计算节点-本地存储
18.2.2 扩容计算节点-集中式存储
18.2.3 扩容计算节点-分布式存储
18.3 扩容主存储
18.3.1 扩容主存储-本地存储
18.3.2 扩容主存储-集中式存储
18.3.3 扩容主存储-分布式存储
第十九篇 时间同步最佳实践
19.1 云平台时间同步规划
19.2 云主机同步时间策略
Published with GitBook
8.1.2 P2V迁移功能概述
P2V迁移功能概述
P2V迁移,是将其它物理环境的主机系统及数据完整迁移至当前云平台的功能。
待迁移端需要安装第三方agent,通过迁移管理平台实现迁移功能。
一定要提前做好迁移情况的调研,根据调研内容选择合适的工具。
在优先满足兼容性的情况下,根据规模,硬性要求,定制化场景等进行择优选择。
results matching "
"
No results matching "
"